大家的病都会得到最合理的医治的。”各方安抚一番,又回到了桌前。有柳江和白笙帮忙,谢知微看病的速度又加快了一些,架子下面坐满了挂针的人,被告知自己病得不重,喝汤药就能治好的人也越来越多。直到米饭的香味传来,谢知微才抬起了头,“杨婶婶,你怎么来了?”“将军要回营了,这次他带了些吃的来,还没来得及吃饭吧,先垫垫肚子。”说着话将一个大碗放在了谢知微面前,“北地少好物,将军也只能寻得一些精米和白菜,没有你的食物好吃,先垫垫肚子。”
段宏楦当即面露不悦,谢知微继续补充,“不过观音大神还给了一些别的东西,我留着也是无用。
段大人若是有渠道能将那些东西拿到应天城或者别的地方的话,或许能为大人减轻一些压力。”
谢知微是真没有拿自己的东西白送人的爱好,奈何这几天收到的快递实在是太抽象了。
不拿去卖钱的话,她实在是不知道该拿那些成吨的调味料和洗衣粉之类的东西做什么了。
整整三十吨的调味料,她就是重生十次也吃不了那么多啊!
段宏楦一听这话,面上又有了些许笑意,“哦,不知是什么东西?”
那日谢知微和杨夫人一起吃饭的消息他也是知道的,段康还拿着装那些食物的盒子去给他看过。
不管是盒子的形状还是材质都格外的精致,尤其是那盒子上残留的味道,要不是碍于面子,他都想去舔一舔,尝尝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若是谢知微手里有很多那种食物,拿到应天城等权贵云集的地方去的确能赚不少钱。
谢知微却在这时候转移了话题,“呀,病人们还在等着呢,段大人,不然我先去给大家治病,治完病我们再聊为您减轻压力的事情?”
观音庙还没到手呢,万一把东西给出去了,段宏楦却扣着观音庙不给,她以后还怎么打着观音大神的名义往外拿东西?
段宏楦虽然心有不满,但千日病也不能不管,只能板着脸点头,“也罢,你先去吧。
我让柳江来帮你管账。”
谢知微假装没看到段宏楦面上的不悦,屈了屈膝,转身回到给众人看病的地方,就发现自己的桌子旁又多了两张桌子和两个人。
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皮肤黝黑,穿着官服的主动上前,“谢医官,我是宣慰司主簿柳江,段大人让我来帮您管账。”
另一个看着年纪不大,破衣烂衫的,却遮不住一身的好气质。
看得出来,被发配之前家世应该不错,跟一棵小白杨似的往谢知微面前一盏,“谢医官,我是段大人新找的大夫,我叫白笙,段大人让我好好跟您讨教,请谢医官多多指教。”
一个管钱,一个偷师,段宏楦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
谢知微心下觉得讽刺,面上一派谦虚,“哪里,该是二位多多指教我才是。
柳主簿管账的话,诊金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白笙是吧,正好,两种治疗方案,秦烈一个人记录的确太辛苦,用汤药治疗的人的病历就由你来记录。
我先去给已经确诊的病人挂针,你抓紧时间看一下秦烈写的病历,稍后直接上手。”
“好的谢医官。”
白笙走到秦烈面前咧嘴一笑,“秦大哥,请您多多指教。”
秦烈看了看自己和谢知微挤在一起的桌子,再看看两边排开的桌子,到底是没说什么。
只把自己写的用汤药治千日病的那部分病历递给了白笙,“你看这部分就行。
另外再准备一份纸,若是出现不适千日病,但需要用汤药治疗的病人,诊金要另算,病历也单独记录。”
白笙接过去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起来。
谢知微则开始给之前看好的病人们施针,一整箱的输液管和吊瓶凭空出现在地上,排队的百姓和等着用药的病人们都惊呆了。
“杨夫人和那两位关宁铁骑的将军说谢姑娘是受观音大神垂爱的姑娘,我们还不信,可若不是真的,这世上真的能有人隔空取物吗?”
最先得谢知微治疗的那位汪老也是个信佛的,看到凭空出现在面前的设备,满脸惊讶道:“谢医官,这些都是观音大神赏下的药物吗?”
“对啊,若不是观音大神,我都没见过这些东西,哪里会给你们治病?”
谢知微嘴上说着,双手熟练地将套好注射器,环顾一周,还是打上了陈铮和路彰的主意,“陈大哥,路大哥,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昨日我给阿佑挂针,今日我给宋岩挂针的时候你们都在,应该都看了个大概吧,能不能帮我把输液管弄好,我直接过来给人扎针,这样能快一些。”
那两个人二话不说就凑了过来,“谢医官您再做一遍给我们看看,我们学会了就帮您。”
“行,那看仔细了啊!”
谢知微特地放缓了动作给二人示范,顺手找了一个人就将针给扎上了,“年轻就是好,血管明显,我都不用皮试了。”
那人算是比较靠后治病的,猝不及防被谢知微扎了针,有些受宠若惊地看着她,“谢医官,用了观音大神赏赐的药,我们一定会好的对吧?”
这话引得四周的病人都看了过来,谢知微斟酌了一下言语,谨慎道:“不只是这药,我这一身医术,还有那治病的方子都是观音大神给的。
只要之前没乱用药的,大家都会好的。
便是乱用了药的,我也会尽力医治的。”
那些被谢知微告知病得不是很严重,汤药就可以治愈的病人们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谢知微给上午看完的三十个人挂了针,转而吩咐剩下的人,“你们也别急,段大人已经吩咐厨房煎药了。
大家的病都会得到最合理的医治的。”
各方安抚一番,又回到了桌前。
有柳江和白笙帮忙,谢知微看病的速度又加快了一些,架子下面坐满了挂针的人,被告知自己病得不重,喝汤药就能治好的人也越来越多。
直到米饭的香味传来,谢知微才抬起了头,“杨婶婶,你怎么来了?”
“将军要回营了,这次他带了些吃的来,还没来得及吃饭吧,先垫垫肚子。”
说着话将一个大碗放在了谢知微面前,“北地少好物,将军也只能寻得一些精米和白菜,没有你的食物好吃,先垫垫肚子。”
“杨将军要回去了,那阿佑的身体?”
谢知微也是昨晚才知道杨氏不是被发配到边境的,而是跟着队伍到北地找杨青凯的。
本来到燕州后就该去军营找杨青凯了,但杨青凯在军中耽搁了几日,才耽误到现在。
杨嘉佑年纪小,耽搁得太久,就一剂药是怎么也治不好的。
“我知道,所以将军先回去,留了陈铮和路彰帮我照顾阿佑,等阿佑身体好了,将军再来接我们。
快吃吧,瞧你,只顾着看病,嘴唇都干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