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霍旸不由偷笑,面上佯装醒悟,感激而客气地笑道:“多谢石大哥指点。”12.哭声春意正浓,万象更新,柏礼书院桃李竞开,海棠如霞,几株刺桐插点其中,提醒往来行人这粉白繁花只是前奏,之后的赤霞流火才是重头戏——白鲤翻霞,香泉八景之一。香泉县十七所书院,柏礼书院居首,坐落于清源山下,老君岩东。书院内有一口唐井,相传唐高宗永徽年间曾有赶考书生蔡云洲在此借宿,夜梦一尾白鲤口吐人言,告
想到此处,霍旸不由偷笑,面上佯装醒悟,感激而客气地笑道:“多谢石大哥指点。”
12.哭声
春意正浓,万象更新,柏礼书院桃李竞开,海棠如霞,几株刺桐插点其中,提醒往来行人这粉白繁花只是前奏,之后的赤霞流火才是重头戏——白鲤翻霞,香泉八景之一。
香泉县十七所书院,柏礼书院居首,坐落于清源山下,老君岩东。
书院内有一口唐井,相传唐高宗永徽年间曾有赶考书生蔡云洲在此借宿,夜梦一尾白鲤口吐人言,告诉蔡云洲其道不在科举,此番赴考定无所获。若就此回转,潜心修道,此生可有所为。
蔡云洲大怒,醒来后到井沿察看,但见古井无波,平如明镜。于是负气冲井内道:“我若考中,必平此井。若不中,我在此守井二十年。”果不中。复又考十四年,不中。蔡云洲这才想起当年故梦,依约在井旁结庐守井二十年,果真悟道,遂在井旁立碑记之。由此成了一景。
起初人们只是在此建庙供奉那尾白鲤仙,乞求保佑,其中也有求考取功名的。
及至宋朝初立,又有一赶考书生在此求白鲤仙保佑高中,得偿心愿后大张旗鼓出资修葺,而后更是每年前来参拜,周围的人亦跟着来,香火渐盛,渐渐完全变成了求取功名的地方,与当初悟道成仙之处竟是一点不相干了。
柏礼书院正是在此时初具雏形,后经历代修葺扩建,渐渐成为南滨郡最为知名的书院。又取“白鲤”谐音更名“柏礼”,意为“松柏知节,育人知礼”。
一个年关不见,祝馨有一肚子话要说,与同窗相谈甚欢。一时与范思珺不期而遇,颇为意外,交谈之下,得知她欲在南滨郡谋职,眼下暂时在柏礼书院等候消息。
惊喜过后,祝馨听着范思珺的话心生惘然:明明年纪相同,范思珺正是意气风发谋求前程,而祝琳却在面对近乎板上钉钉的糟心婚事。
她本就对祝琳与周绍德的婚事不满,现在更是恼怒——可她除了生闷气又能如何呢?
李缘娘那边定无有机会,祝琳那边她劝过,结果却是自讨没趣。
固然同为女子,她不忍眼睁睁看着祝琳被人往火坑里推,可退一步讲,李缘娘非她生母,祝琳非她亲姐,自己已是仁至义尽,何必自寻烦恼。
不过片刻沉默,祝馨脑中已不分上下地打了一架,连范思珺唤她都未听到,直到范思珺扬起声音,她才如梦方醒,眨了两下眼,看着范思珺:“嗯?”
“想什么呢,这样出神?莫不是还想着过年迎神呢?”范思珺笑道。
祝馨听出她的打趣,也露出笑容顺着她的话说下去:“正月都过了,哪还有神仙迎啊?范小姐,我们赶紧走罢,一会就迟了。”
二人迈开步子,往学堂走去。范思珺道:“既是在学堂,公子小姐的称呼便不合适了。我比你虚长几岁,日后便以姐妹相称,你意下如何?”
“好啊。”祝馨立即应和,“那以后在书院,我叫你‘姐姐’,你叫我‘阿馨’‘妹妹’都好——我那些表哥表姐、琳姐姐都是这样叫我的。”
“那我便叫你‘阿馨’罢。”范思珺道,“说起来,怎的就你一人过来?你的姐姐弟弟没一起来?”
祝馨的笑意瞬间凝固,渐渐褪去,最后只留下唇tຊ边一点浅浅痕迹:“阿琰有缘姨专门派车送来,与我不同路。琳姐姐……应是与阿琰姐弟二人一起来的罢……”